技术分析

技术分析

抗高温钻井液降滤失剂的合成及机理研究(第二部分)

2.1.4 反应时间的优化

         反应时间影响单体转化率和降滤失剂的分子量,从而影响降滤失效果。恒定单体配比n(AM):n(APEG-1000):n(SSS):n(DMAAC-18)=110:3:10:1,引发剂用量0.4%(w),单体总含量30%(w),反应温度60 ℃,反应pH=7,改变反应时间合成一系列降滤失剂产物。在淡水基浆中加入1.25%(w)的降滤失剂,测定API滤失量,结果见图3

        由图3可知,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,所得降滤失剂的降滤失效果不断变好。当反应时间为4 h时,降滤失效果就达到了最优,API滤失量为7.4 mL。因为当聚合时间较短时,单体转化率低,反应不充分;当反应时间为4 h时,单体转化率已经接近完全,所得降滤失剂的降滤失效果达到最好;当反应时间大于4 h时,反应已经停止,聚合物分子量不再变化,故对降滤失效果无影响。因此,确定反应时间为4 h。

2.1.5 单体总含量的优化

       单体总含量影响聚合碰撞频率,造成聚合物分子量变化。恒定单体配比n(AM):n(APEG-1000):n(SSS):n(DMAAC-18)=110:3:10:1,引发剂用量0.4%(w),反应温度60 ℃,反应时间4 h,反应pH=7,改变单体总含量合成一系列降滤失剂产物。在淡水基浆中加入1.25%(w)的降滤失剂,测定API滤失量,结果见图4

        由图4可知,当单体总含量为30%(w)时,所得降滤失剂的API滤失量为7.4 mL,降滤失效果最好。当单体总含量较低时,单体碰撞机率小,聚合物分子量较小;当单体含量过大时,将导致聚合反应体系黏度增大,自由基在活性链端受阻,加快了链终止,聚合物分子量下降。因此,确定单体总含量为30%(w)。

2.1.6 反应pH的优化

       反应pH是通过控制引发剂的分解速率来影响反应速率,从而影响聚合物降滤失效果。恒定单体配比n(AM):n(APEG-1000):n(SSS):n(DMAAC-18)=110:3:10:1,引发剂用量0.4%(w),单体含量30%(w),反应温度60 ℃,反应时间4 h,改变反应pH合成一系列降滤失剂产物。在淡水基浆中加入1.25%(w)的降滤失剂,测定API滤失量,结果见图5

        由图5可知,随反应pH的增大,所得降滤失剂的API滤失量先减少后增加,当反应pH=8时,降滤失效果最好,API滤失量为7.3 mL。这是因为引发剂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。当pH较小时,体系为酸性,引发剂缓慢分解,单体转化率低,聚合物分子量低;当pH较高时,体系为碱性,引发剂快速分解,产生大量自由基,使反应速率加快,链终止和链转移过早,聚合物分子量过低,其滤失量增加。因此,确定反应pH=8。

2.2 抗高温钻井液降滤失剂结构表征

2.2.1 FTIR表征结果

        图6为最优条件下合成的聚合物经纯化烘干后的FTIR谱图。

       由图6可知,3 546 cm-1处的吸收峰为酰胺基团上N—H键的伸缩振动;2 925 cm-1和2 865 cm-1处的吸收峰分别为甲基和亚甲基上C—H键的伸缩振动;1 679 cm-1处的吸收峰为酰胺基团上C=O键的伸缩振动;1 452 cm-1处的吸收峰为苯环骨架上双键的伸缩振动;1 189 cm-1处的吸收峰为聚氧乙烯醚上C—O—C醚键的伸缩振动;1 110 cm-1处的吸收峰为磺酸基上S=O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;1 035 cm-1处的吸收峰为磺酸基上S=O键的对称伸缩振动。可见4种单体通过聚合反应成功合成了降滤失剂,达到了设计要求。

2.2.2 热稳定性表征结果

         图7为降滤失剂的TG-DTG曲线。

        由图7可知,降滤失剂的热分解主要分为3个阶段:40~235 ℃为聚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基团造成的失重;235~332 ℃为聚合物中酰胺基的热分解、醚键断裂及聚合物受热熔融造成的失重;332~499 ℃出现了大的热失重平台,热失重速率先快后慢,在该阶段聚合物分子内的磺酸基开始分解,C—C键开始断裂,导致失重曲线陡然下降,说明该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约为332 ℃,表明合成的降滤失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。

2.3 抗高温钻井液降滤失剂性能评价

2.3.1 降滤失剂加量对流变性及滤失性能的影响

        降滤失剂加量会对钻井液性能造成较大影响,向淡水基浆中加入不同量的降滤失剂,测定220 ℃老化前后流变参数和API滤失量,结果见表2

        由表2可知,随着降滤失剂加量的增加,黏度增加,API滤失量减小。当降滤失剂加量为1.25%(w)时,老化前的API滤失量从32.0 mL下降至7.3 mL,老化后的API滤失量从137.0 mL下降至13.2 mL;增加降滤失剂加量至1.50%(w)时,老化前的API滤失量降至7.0 mL,老化后的API滤失量降至13.0 mL,滤失量下降幅度减小,综合成本等因素,选用降滤失剂最佳加量为1.25%(w)。

       这一结果表明,降滤失剂具有积极的流变调节和可控滤失量性能。因为降滤失剂分子中的吸附基团酰胺基、聚氧乙烯醚吸附于黏土表面,阻止黏土颗粒聚集,聚氧乙烯醚长链易进入膨润土的层间,增强黏土分散性,强水化基团磺酸基团在黏土表面形成水化膜,防止黏土凝结。

AV:表观粘度;PV:塑性粘度.

2.3.2 抗温性能评价

        高温降解是导致降滤失剂失效的主要原因,因此温度是影响钻井液性能的重要因素。向淡水基浆中加入1.25%(w)降滤失剂,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后,测定不同高温下老化16 h后的流变参数和API滤失量,结果见表3

        由表3可知,随着温度从150 ℃上升到230 ℃,钻井液黏度逐渐降低,API滤失量稍有增加。这是因为超高温会导致分子链的热降解,侧链上的吸附基团酰胺基团的水解趋势也会增加,宏观上表现为钻井液黏度降低。当老化温度为220 ℃时,API滤失量为13.2 mL,说明该降滤失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降滤失性。因为降滤失剂分子中的磺酸基团具有较强的水化能力,且具有耐高温的刚性苯环,使黏土颗粒在高温下仍可保持水化膜厚度;降滤失剂长侧链上的阳离子与带电负性黏土发生多点吸附,使黏土颗粒在高温作用下不易解吸,在高温作用下长链形成的网格结构也能圈住一层自由水,减少自由水渗透量。

2.3.3 降滤失剂配伍性研究

        为研究降滤失剂在水基钻井液体系配方中的性能影响,将降滤失剂与其他外加剂形成钻井液体系1#和2#,并考察它们与其他外加剂的配伍性,结果见表4。体系1#配方:淡水基浆+1.25%(w)降滤失剂+5%(w)SMP降滤失剂+0.5%(w)FA367包被剂;体系2#配方:淡水基浆+1.25%(w)PAC-LV降滤失剂+5%(w)SMP降滤失剂+0.5%(w)FA367包被剂。

        由表4可知,钻井液体系1#和2#在老化前后,体系1#黏度均高于体系2#黏度,说明钻井液体系1#的流变性能更加稳定。在与SMP降滤失剂复配的体系1#和2#中,该降滤失剂替代PAC-LV降滤失剂后,老化前的API滤失量由5.6 mL降到4.4 mL,220 ℃老化后API滤失量由13.8 mL降到5.2 mL,220 ℃老化后HTHP滤失量由35.2 mL降到13.6 mL,说明该降滤失剂与SMP降滤失剂的配伍性更好,在高温钻井中效果优异,可有效应用于聚磺酸钻井液体系中。

HTHP:高温高压.